1956年索邦大學的卡薩爾斯

1956年索邦大學的卡薩爾斯

卡薩爾斯作為長期君臨世界樂壇的「大提琴之神」,但他作為指揮家也是超一流的,絕非僅是餘興。

這張唱片是1956年10月10日於巴黎索邦大學大講堂舉行的卡薩爾斯演奏會的實況錄音,讓我們能同時領略「指揮家卡薩爾斯」與「大提琴家卡薩爾斯」的風采。

這並非一場普通的音樂會。1956年是卡爾薩斯80歲大壽,這場音樂會既是為了慶生,也是為了紀念他自1899年11月12日在巴黎出道以來,歷經57載歲月的特別紀念。

1876年出生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的卡薩爾斯,4歲便能演奏鋼琴、小提琴和長笛,9歲時已能代理父親擔任教堂的管風琴師。11歲開始學習大提琴,隔年便已察覺19世紀大提琴奏法的缺陷,並開始研究合理的新技術。他作為大提琴家的出道如前所述是在法國巴黎,但當時22歲的卡薩爾斯住在西班牙巴塞隆納。贊助人莫菲伯爵 (Count Morphy) 為他寫了一封介紹信給法國大指揮家夏爾·拉穆盧 (Charles Lamoureux),於是卡薩爾斯前往巴黎,在拉穆盧面前演奏了拉羅 (Lalo) 的協奏曲。拉穆勒對他讚不絕口,並邀請他在1899年11月12日的例行音樂會上演奏拉羅的作品,卡薩爾斯生平第一次穿上燕尾服,在巴黎的首次登台獲得了巨大的成功,拉穆盧甚至邀請他在同年12月再次於其指揮下演出。然而,就在這第二次巴黎公演的幾天後,拉穆盧便與世長辭,從此卡薩爾斯便開啟了他作為大提琴家巡迴世界各地的日子。

從那時起過了57年,站在自己出道時合作的拉穆盧管弦樂團指揮台上的卡爾薩斯,心中想必感慨萬千。

巴黎樂壇獻給卡薩爾斯的大禮是一個超級豪華的企劃:集結了法國10位著名的大提琴家讓他指揮,卡薩爾斯的喜悅與感謝顯而易見。這10位大提琴家包括加斯帕爾·卡薩多、莫里斯·馬雷夏爾等人(如上列名單),這10人作為獨奏群首先演奏了佛瑞的《悲歌》,緊接著由多達102人組成龐大大提琴合奏團演奏卡薩爾斯自作的《東方三賢人》和《薩達納》,實在別有一番趣味。

這張唱片的第一面收錄了《悲歌》的排練風景。正如卡薩爾斯自己所說:

「不受任何制約的樂器,蘊藏著無限可能性的樂器,那就是管弦樂團」

彩排時站在指揮台上的卡薩爾斯看起來非常幸福。卡薩爾斯如此說道:「我們音樂家擁有賦予優秀作品新生命的莫大特權」,並引導樂團展現出原曲鋼琴伴奏無法表達的表情。開頭那種極度悲傷的重音,除了卡薩爾斯無人能及。他給予10位獨奏家的表情指示更是精彩。雖然說是排練,但他絲毫不省力,全神貫注沉浸在音樂中的樣子,十足卡薩爾斯的生命精神風格。

在正式演出中所演奏的《悲歌》,有趣的是似乎跟排練時又截然不同。開頭的重音明顯延遲了許多,或許是指揮當下改變了想法,但確實效果很美。同時,高潮處也沒有做漸快,而是處理得非常乾淨俐落,這或許是因為他在排練時先強調音樂的內涵傳達給團員,而在正式演出時則將這份心意藏於內,打算做出流暢的表現也說不定。

至從1939年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套巴哈無伴奏全本錄音後,只有某些特別的時刻,卡薩爾斯才會破例答應公開演奏,例如: 1950 年在卡薩爾斯號招下,在普拉德舉辦紀念巴赫逝世兩百週年的巴赫節音樂會 (Bach Festival) ,卡薩爾斯為了展示他對音樂節的尊重,在開幕音樂會,親自現場拉奏了一首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。但他要求現場不能錄音,觀眾也不能拍掌,演奏完畢,全場默然,紛紛從座位起立,向他表示敬意。而這場巴哈音樂節,其後持續發展為每年一度的「普拉德音樂節(Prada Festival)」。而在 1955 和 1956 兩年的音樂節中, 80 歲的卡薩爾斯分別在開幕演奏了第三號和第五號兩首組曲。這兩次開幕卡薩爾斯則不再堅持要求不能錄音,得以完整記錄下來,成為錄音史上珍貴寶物。

1956年索邦大學紀念音樂會的結尾,卡薩爾斯再次破例現場公開演奏了「薩拉邦德」舞曲。指揮家卡爾薩斯變身為80歲的大提琴之神。與年輕時相比,聲音或許有些沙啞,弓或許有些漂浮,耳邊還會聽到他晚年習慣的呻吟聲,但這種極度緩慢的速度,這種近乎超脫塵世的淒絕深度又是如何呢?這是如同窺視深淵般令人恐懼的演奏,是以巴哈為生命糧食的卡爾薩斯的靈魂之聲,也是他實踐自己名言:「在音樂表現上做什麼都沒關係,唯獨不能失去秩序」的證明。

日本PHILIPS原版,1976年紅銀標日本歷史首版

這張唱片的實況錄音是為了慶祝卡薩爾斯80歲大壽,也是為了紀念他自1899年11月12日在法國巴黎登台以來57年,所特別企劃的音樂會。

曲目:

1.為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悲歌,作品24(佛瑞)—— 排練實況 ELEGIE FOR CELLO AND ORCHESTRA, OP.24 (G. Fauré) — Rehearsal

2.為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悲歌,作品24(佛瑞) ELEGIE FOR CELLO AND ORCHESTRA, OP.24 (G. Fauré)

3.東方三賢人(卡爾薩斯) LES ROIS MAGES (P. Casals)

4.薩達納舞曲(卡爾薩斯) SARDANA (P. Casals)

5.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第5號 C小調 BWV 1011 - 薩拉邦德舞曲(J.S. 巴哈) SUITE NO.5 IN C MINOR FOR CELLO SOLO, BWV1011 - Sarabande (J.S. Bach)

拉穆勒管弦樂團:1,2

102人大提琴合奏團:3,4

錄音日期與地點:1956年10月10日

巴黎索邦大學講堂實況錄音

十位大提琴演奏家參與:

加斯帕爾·卡薩多 (Gaspard Cassado)、莫里斯·馬雷夏爾 (Maurice Maréchal)、保羅·巴茲萊爾 (Paul Bazelaire)、魯道夫·馮·托貝爾 (Rudolf von Tobel)、艾蒂安·帕斯基耶 (Etienne Pasquier)、 安德烈·列維 (André Lévy)、加斯頓·馬爾凱西尼 (Gaston Marchesini)、基·法洛 (Guy Fallot)、夏爾·巴爾奇 (Charles Bartsch)、讓·沃茹瓦 (Jean Vaugeois)

日本版黑膠唱片封面:

Section image

法國版黑膠唱片封面:

Section im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