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五載堅守,五百場樂音:「古殿樂藏」的歷史文化長河

· 歷史沿革

十五載堅守,五百場樂音:「古殿樂藏」的歷史文化長河

古殿殿主


近十五年了,約 5745個日夜,「古殿樂藏」如同一座靜默而堅定的文化燈塔,在時光中悄然矗立。

這十五年間,殿主累計舉辦或參與主講了超過500場音樂文化活動,這絕非虛言!曾幾何時,「古殿」空間曾化身為每週三、五、六、日,準時飄蕩樂音的「名曲音樂喫茶」;殿主更在新冠疫情爆發前,每週四晚風雨無阻地於「十方樂集」開設主題音樂欣賞會。音樂與生活的交融,早已成為「古殿」的日常底色。

broken image

2022年在十方樂集的活動之一

因緣際會於歷史研究,殿主從塵封唱片中「結識」了呂炳川博士——台灣戰後第一位民族音樂學博士。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這位重要的文化先驅,殿主發起了專題推廣活動。初步估算,相關的講座與分享已舉辦了20至30場。挖掘被遺忘的聲音,傳承本土音樂文化,是殿主不懈的追求。

broken image

足跡踏遍全台,無論是自主策劃還是受邀主講,「古殿」的聲音在長年累月中不斷回響。殿主始終致力於一件事:將歷史、生活、文化與音樂熔於一爐,打造獨特而深入人心的教育推廣體驗,獲得詩人楊澤頒發的「留聲機傳教士」的稱號。

broken image

2022年3月台東成功「小湊歌謠祭」,殿主受主辦方鍾慧君老師邀請提歷史留聲機前往共襄盛舉

broken image

2022年6月5-6日,殿主受邀前往花蓮光復鄉分享台灣原住民歷史音樂採集的歷史錄音。

對殿主而言,這份事業「理想的光芒,始終照亮現實的崎嶇」。以教育、生活、文化推廣為基石與使命——這份信念,十五年來未曾動搖。殿主選擇「先堅持理想,再謀求現實」。若非如此,這些承載著文化溫度的聚會,或許早已消逝在現實的浪潮中,永不復見。

殿主特別歡迎在學學生! 只要你熱愛歷史、文化、錄音遺產或古典音樂,即可免費報名參加固定隔週五舉辦的「古殿歷史名曲音樂喫茶」。殿主唯一的期許是:活動結束後能用心寫下一篇感悟心得。

broken image

北藝大音樂系鋼琴主修學生由范姜毅教授帶領前來「古殿」聆聽歷史錄音實體播放

broken image

2017年5月,由一群在學大學生所組成的「技憶傳承人」活動團隊,跟「古殿」合辦:雙面黑膠:重新定義你的聽覺 活動。

「古殿」需要您的支持,方能走得更遠! 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,認同我們 「教育生活文化推廣」 的理念,若願意以捐助形式給予支持,請直接與殿主聯絡。您的每一份助力,都是「古殿」持續前行的動力,讓我們能舉辦更多有意義的活動。您的慷慨捐助,得以讓生活文化的種子持續生根發芽。

備註:封面照片是2020年8月「留聲機黃金時代的古典大師錄音」講座,當天我們首次見證了,百年歷史留聲機與百年歷史錄音實體,跟1737年瓜奈里歷史名琴的對話(這把琴目前是由奇美博物館典藏,活動當天是由北藝大蘇顯達教授現場演奏。)